首頁 > 物理治療分享
在此篇文獻探討伸展及肌力訓練對於疼痛的效果,肌力訓練在執行三個月時疼痛改善優於伸展,但在12個月時兩者沒有明顯差異,可以將足底筋膜伸展及訓練加入治療療程中,能幫助疼痛感更加改善唷
治療方式常見有 • 牽拉足底筋膜、小腿肌肉 • 足部核心肌群訓練 • 肌力訓練 • 貼紮Taping
足底筋膜炎是一種退化性疾病,足底筋膜在過度使用增加負荷量引起筋膜增厚導致疼痛,疼痛點位於足底根部
震波治療是一種高能量的再生療法。藉由體外震波治療機產生震波,打在患部痛點上,造成微創,讓大腦收到信號,進而加強身體組織再生與血管新生,產生修復的過程。
連先生熱愛機車越野,某次摔車後導致膝蓋疼痛無力,本來以為只是扭傷導致無力,因此做了幾個月的肌力訓練,但膝蓋還是感受到疼痛無力,而騎越野路段時雙腳需要夾油箱及站立等動作,膝蓋無力導致無法再去騎越野路段,
姚先生因假日幫忙家裡工作時閃到腰,腰部感受到疼痛不適,因此前來治療所評估,經徒手治療及運動治療改善許多。
醫師建議不用開刀,讓骨裂的小指自然長好,因骨折後走路會一跛一跛,經過四次物理治療,運動加強肌力及震波治療,現在可以恢復正常的步態及外出運動囉!
感謝 體能美學邀請分享肩關節傷害預防 從動作檢測找出活動受限的問題 透過自我伸展放鬆改善活動度 最後用矯正訓練來讓肩膀更加穩定 讓大家在訓練時降
個案因意外導致膝蓋脛骨平台骨裂,經過一個月休息固定後,醫師建議可以開始承重走路,但因膝關節活動度受限及疼痛僵硬,休息一個月後也明顯感到肌力減弱,導致走路卡卡的
常常聽到前十字韌帶受傷 但關於前十字韌帶你認識它多少呢?
大家對於術後何時可以回去跑步或是回歸賽場,有很多的疑問 除了看肌肉力量恢復的情況之外,還要看落地的力學,如果緩衝機制不足的情況下,在跑跳過程,會讓膝關節承受太大的負荷。
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住院期間復健需知 若身邊有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朋友有決定要開刀 絕對要先了解術後初期需要知道的事情